【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為了導正工業地違規使用問題,營建署已規劃修定都市計劃施行細則,未來工業區將不得登記商用,藉以杜絕工業區蓋住宅的亂象。不過據悉此修訂既往不究,意味著已申請建照或使照的案例,將可『維持現狀』。
有關工業區作生產以外的開發模式,最正常、直接的方式,當然是原地捐地逕行變更(為住商地目),如近期熱賣的土城區「大同莊園」或板新地區「超級城市」,都是此類案例。不過畢竟變更程序冗長,有時還不一定能過關,因此一直都有開發商鋌而走險、游走法令邊緣,推所謂的工業住宅,原因當然是土地成本較低,獲利空間可觀。約十年前,當時台北縣政府推總量管制,加上持有稅、水電使用放寬,甚至全國性地開放工業區可登記商用,也都助長這類違法開發行為。
這次營建署修訂都計施行細則,目的當然是想作若干程度的亡羊補牢,惟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仍須提醒官方,現存的相關亂象不能放任不管,甚至這類情況不只出現在一般工業區內,還有很多其實是存在於語焉不詳的所謂工商綜合區內。
此外,不得登記住宅或部分須登記商用的商業區,類似情況也相當常見,這次也在修訂檢討的名單中;前者以北市大直娛樂專區為代表,後者則首推新莊副都心。兩地都有假工商之名,行住宅之實的情況,尤其副都心很多此類建案都還在興建中、尚未交屋,往後衍生的亂象規模之大,令人無法想像。現存的這類假住宅不僅違法,基於潛藏公安疑慮,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呼籲官方必須盡快提出對策。
過往官方也曾針對這類問題提出因應之道,如泰山工業住宅「金璽御品」已確定變更過關,目前已存在的工業住宅,預計都會採取這種『異地捐地』,也就是在同一都市計劃區內,另捐公設保留地的方式解決。其實過去台北縣時代就有繳代金模式,不過由於無法通過中央那一關,後來不了了之。
然而無論過去的繳代金,還是現在研議的異地捐地或修法禁止登記商用,到頭來都還是只能治標,因為有心人士還是能鑽漏洞,營建署的修法又不溯及既往。真正的治本方式,還是必須回歸都市計畫本質,那就是:不合時宜的計劃內容,必須作全盤檢討修訂。
許多現行都市計劃,都是數十年前訂定,後來多半只有細部檢討變更;但現實上經濟發展、商業活動及產業環境等都快速變遷,全台都市乃至區域計劃,的確有全面檢討的需要與空間,畢竟工業區土地閒置,也是相關亂象叢生的遠因。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更認為,都計規劃不僅須與時俱進,更要和區域原本的發展脈絡結合。
也就是說,如果某地區原本商業活動密集區塊是在甲地,進行通盤檢討或重劃時,最佳情況應是順應現狀,將商業區規劃在甲地或周邊,而不是另在乙地規劃商業區。這種新興商業區無商家進駐,形同虛設,這種情況在一些新興重劃地區更常見,明顯是相關決策者坐在冷氣房裡規劃,沒有真正到地方上探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