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近年台灣各地房價高漲,高房價成為民怨之首,雖然近期房價稍稍回降,但民眾購屋負擔依然沉重。目前,各陣營候選人都提出居住政策,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若未來新總統提不出有力的產業政策、不能做出具體成效,未來高房價問題將會一再上演,且房價在修正過後還會再與民怨一樣創新高。
從房價歷史趨勢來看,台灣房價不斷往上走揚,但金融海嘯以來漲幅過於驚人,讓民眾怨氣沸騰。為什麼每個世代房價都在漲,但這一波漲得特別凶猛、民怨特別高?金融海嘯以來房價飆高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政府提不出「產業政策」。
金融海嘯以後,我國政府大降遺贈稅,想要引導海外資金回流;確實,海外資金真的回流了,但大部份資金都投入不動產,導致房價急速飆升,成為引爆高房價元兇之一。
為什麼海外回流的資金都跑進不動產?理由很簡單,因為「除了房地產,錢不知該往哪裡擺」!在民國九○年代以前,台灣政府都戮力發展各項產業,從加工業、石化業,再到民國七○以後的電子業,吸納了市場上龐大的資金。尤其是電子業,因為早期政府產業策略正確,投資人紛紛把錢丟到電子產業中,讓電子業撐起台灣經濟半邊天。
為什麼投資人願意大舉投資電子業?答案就是「有錢賺」,市場上的錢一定往能獲利的地方去,這是千古不變的法則。但金融海嘯以來,政府幾乎沒有可看的產業政策,又把海外資金導引回台,而數兆回流的資金就只能投入房地產-「因為房地產能賺錢」。
即使今年來房價出現下跌,這一波房價修正期會歷時多久也沒人知道。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大膽斷言,倘若未來政府依舊提不出可行的產業政策,讓市場資金得以紓導,那麼在房價修正期過後,市場滿溢的資金還是要找到出路,假如唯一的出路仍只有房地產的話,那麼房市炒風又會捲土重來。
到時後房價可能又炒得更凶、更高,民怨又再度沸騰,讓高房價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在不同世代重覆上演。而這一切的源由,真的完全只怪投資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