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大台北房價高高掛,民眾買房子負擔已不小,更痛苦的是花大錢買來的房子,還包含許多平常都用不到的公設。除了公設之外,還有該不該以實坪計價的附屬建物,如陽台、雨遮、花台等,歷來都常引發社會各界討論。

今年新建案 公設25%以下竟掛蛋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5年截至11月15日為止,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公設比達34.2%,較去年略減0.3%,為歷史次高水位。新北市則持續升高,來到31.8%,較去年上揚0.2%,再創歷史新高。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雖然台北市今年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略降,但民眾感受應不明顯;再者,今年首次公開的一百多個建案當中,有5個建案公設比逾40%以上,只有2個建案公設比低於30%以下。若想在台北市買到低公設比的新房子,其實並不容易。
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公設比則持續創新高,惟比台北市稍好,公設比在30%以下的建案還約有30個左右。以大台北來看,公設比最低的建案,其公設比為25%。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大台北公設比25%以下的新建案已絕跡,民眾被迫接受高公設的趨勢。
彭總裁是對的 台北實坪價比東京還貴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指出,今年前三季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成交行情為89.8萬/坪,若扣掉公設比34.2%,則台北市房價為136.5萬/坪。若比照日本只有室內實際使用面積計價,則再扣掉約15%的附屬建物坪數,平均實坪價竟高達176.8萬/坪。
以台北市最貴的大安區來算,大安區2015年新建案平均房價為133萬/坪、平均公設比為35.7%;若比照日本扣除公設比與約15%附屬建物,則實坪價為269.8萬/坪,令人咋舌。央行總裁彭淮南說的確實沒錯,若以室內實坪價計算,台北市的房價應該不比東京低。
新北市也不遑多讓,今年前三季新建案平均成交行情為42.5萬/坪,扣掉公設31.8%後的房價為62.3萬/坪;若再扣掉約15%的附屬建物坪數,實坪價高達82.7萬/坪。

高公設為常態 低公設具優勢
大台北新建案公設比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建築法規要求設立必要性公共設施、建築基地縮小、建案普遍規劃休閒性公設等因素。雖然營建署曾想修改更改登記制度,惟迄今仍舊沒有下文。
何世昌建議,雖然休閒性公設多可以提升生活品質與便利性,但購屋者買房子仍得注意公設比有無虛灌,且應事先評估使用頻率高低,以及公共設施種類是否符合個人或家庭成員需求,以免白花錢買了一堆用不到的休閒公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