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議朱立倫社宅政策-經費究竟從哪來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自從換柱風暴之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可說是動輒得咎;剛宣布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再度引發該黨茶壺內風暴,稍早決定找來勞委會前主委王如玄搭檔競選,更是爭議不斷。一來王如玄告關廠工人的負面形象早已深植藍領階級心中,她疑似炒作軍宅一事,更再被翻出來用放大鏡檢視;種種發展,都對朱立倫已經緊繃的選情更加不利。

或許是想要止血?繼稍早接受媒體專訪大談居住正義後,朱立倫又在上週宣布他的住宅政策。

根據報導,朱立倫主張先住者有其居,再有其屋;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這根本是在玩文字遊戲,畢竟當中關鍵字並不是居或屋,而是『有』。換言之,說到最後,朱還是承諾要協助人民購買、擁有不動產,這等於仍沒扭轉原本的錯誤舊思維。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既然朱的政策最終是要幫民眾買房,那麼現在的高房價,就成為必須解決的習題。而朱號稱當選後,要把房價所得比壓低到八倍。要做到此點,只有兩個途徑;一是拉高人民所得,但這短期內顯然是不可能任務,所以途徑二,透過政策手段干預供需機制、逼使房價下修,就是朱實踐競選承諾必須做的。但這部分朱卻避重就輕,並未詳述。

同樣地,朱宣示要逼出空屋,也沒明說要怎樣做;更離譜的是,其口口聲聲說要逼出空屋,但新北市長任內卻拼命推動重劃、不斷釋出建地,根本就是在變相製造更多閒置房屋。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問題更大的,恐怕是朱4年10萬戶社宅這張支票。首先,諷刺的是,朱自己稍早曾批評社宅政策不是空口喊數字就好,但這回自己也比照辦理,還誇言經費比起小英省很大。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然從其他國家推動公共住宅的經驗看,不但是無利或僅微利可圖,而且通常都必須投入公部門大量經費與人力物力才能達成。相較之下,朱的4年10萬戶社宅加上補貼政策,只要一年40億,比起小英的8年20萬戶要5千億,可說是天差地遠。對此,當然朱也未詳細說明;但就新北市的興辦實例及『績效』來看,難不成又要導入被認為是公建毒藥,被社宅聯盟批到體無完膚的BOT?

總括來說,除協助取得所有權這個面向有待商榷外,朱立倫這次提出的住宅政策,的確比之前更為具體且有可取處。然換個角度,從他新北市長任期推動相關事務的實際做法及結果來看,還是很難讓人不質疑甚至擔憂,這些支票要是兌現,真正的得利者,恐怕不是為居住難題焦頭爛額的普羅大眾。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