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蘇花考古做好做滿! 公路總局、花縣府無立場砲轟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通車期程一延再延的蘇花改,傳出通車時間將因漢本遺址考古進度落後再度延宕,對此公路總局不滿考古經費增加與作業時間拉長,指責中研院考古團隊未盡全力,要另請團隊加入;面對公路總局怪罪,中研院也不甘示弱否認蓄意推延,反擊公路總局若要解約,不排除打行政官司,並強調遺址挖掉就沒了,必須審慎對待,只要蘇花改晚半年通車,就可拯救台灣史,兩造各具立場僵持不下。

花蓮縣長傅焜萁也加入兩造論戰中,其強調『活人比死人重要』,花蓮人亟需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將蘇花改通車問題提高至人道層級,選擇與公路總局站在同一陣線,認為既然考古進度落後,就應增添人手趕工。

雙方各具立場,說詞也都看似有理,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質疑公路總局、花蓮縣政府對相關議題避重就輕,抓考古工作當擋箭牌,且公路總局與花蓮縣府對中研院考古團隊的批評,也說明其對台灣歷史與考古的了解幾近無知,甚至是對相關專業的踐踏與污辱!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首先,公路總局與花蓮縣政府認為考古團隊應加派人手,這正是台灣考古面臨的大問題─沒有人手!放眼全台有考古相關系所的大專院校,僅台大、佛光及剛成立考古所的成大,人才培訓管道已有限。

加上台灣社會長年重理工輕人文,即便讀了考古、歷史相關系所,學生畢業後也不見得會投身相關行業(畢竟工作機會少),所以每當發現大規模考古遺址(如南科、台東長濱、台中惠來等)要搶救時,往往得動員幾乎全台考古專業人士投入。

況且考古物件出土後還得有系統性的整理與研究,人力耗損甚劇,不是現場沒看到人就說人家沒做事!而漢本遺址文化層廣泛,所需人力龐大,但在結構性因素使然下,真的很難擴充人手,公路總局若要怪罪,就怪台灣社會長期忽視考古學吧!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而所有業內人士都知道,由中研院劉益昌老師所領導的考古團隊,已是台灣的最棒、最專業、能力最強的中堅份子,試問公路總局還算要哪些團隊加入?況且連最堅強的團隊都遭公路總局質疑,又還有哪支專業團隊敢投入呢?除非公路總局打算魚目混珠,以非專業團隊(或不夠專業)取代專業人士,對遺址搶救草率進行。

然而在責備考古團隊、踐踏考古專業之餘,公路總局還試圖將推卸蘇花改延宕的責任!事實上,蘇花改工程歷經多次展延,早在發現考古遺址前,工程進度就已數度延後,當中或因天災影響進度,但既然公路總局會遭遇必需延宕的理由,同樣地,考古團隊也會!難道公路總局自己延宕就情有可原,其他人就罪無可恕?公路總局自己延宕就沒有人道問題,其他人就是罔顧人倫?話可真不是這麼說的吧?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並質疑,究竟蘇花改有什麼2018年非通車不可的理由?深究發現,2018年適逢地方百里侯選舉,而現任花蓮縣長傅焜萁的太座、被列名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徐榛蔚,正是執政黨屬意的下屆縣長人選,難免讓人懷疑怒斥考古團隊的背後原因是因為選舉佈局!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而且從現下兩岸觀光客充斥東台灣的情形看來,到底蘇花改是給東部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還是方便觀光客大舉入侵花東的康莊大道?恐怕還很難說,若為後者,那可以預見蘇花改未來必定問題重重。

站在構築完整台灣史的立場,任誰都應該支持蘇花考古工作做好做滿,況且南澳還可複製十三行的成功經驗,在遺址發展博物館兼賺教育、觀光財,可說一舉多得,因此奉勸政客勿短視近利,對台灣歷史造成無法抹滅的傷痛!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