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自用切割? 說好聽做好難!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繼總統政見發表與辯論會過後,三黨總統候選人接連受七大工商團體『面試』,其中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表態不贊成打房,果真獲得產業界的高評價,然而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評析,朱所提出的房市『差異化』政策,恐怕口號的可能性遠比實行層面大得多。

朱立倫以汽車舉例,平價車與高級車消費市場不同,各有相異定位,但房地產卻是將豪宅、商辦與一般住宅混為一談,以致豪宅價漲一並拉高一般住宅價格,因此朱強調房市應差異化經營,將各類產品切割開來,投資型住宅也應與自用型住宅有所區別;並指出政府不該有太多干預,以及社會住宅應以誘導現有空屋釋出為主,否則國家財政難以負荷。

首先,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豪宅、一般住宅與商用不動產在客群及產品定位上早有分野,因為住宅與商用不動產在用途上根本南轅北轍(除非違規使用),消費市場又怎會是一樣的呢?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即便同屬住宅,豪宅與一般住家也因客群購買力差異而形成各異特性,這也是為何即便豪宅早在幾年前反應即下滑,但一般住宅卻直到近期市況才走弱,原因便是兩者客源、市場特色本不相同。既然產品定位與市場取向早有差異,再在這上頭著墨無疑是脫褲子放屁,對住宅政策的推行可說是事倍功半。

其次,朱立倫表示要將投資型住宅與自用型住宅切割,這個概念固然好,但問題是真能做到『切好切滿』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必需再次強調,住宅興建的根本目的就是滿足居住需求,房地產投資也是在這個前提下才有獲利空間,畢竟投資炒作到了最後,仍得有自住民眾進場接尾刀才行,所以住宅的投資與自住有其連通性,難以徹底切割。

而且試想,若有住宅被定位為『投資型住宅』,有何市場性可言?如果沒有自住民眾去承接所謂的『投資型住宅』(再分類切割下,自住客只會去買自住型住宅),那這類投資型住宅獲利的空間等於零,因為只有投資客間能相互轉手,但有哪個笨蛋明知沒有自住客作為獲利終點還進場投資?況且官方要如何確保自用型住宅沒有投資行為發生?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這也是為何即便社運團體強調居住正義,卻沒有提出投資住宅與自用住宅切割的原因,因為實務面上根本做不到!能做的頂多是將住宅的市場性與公益性分開,公益性住宅可以法規規範其租售行為,使其價格不受市場商品房漲跌牽動,這也就是社會住宅最重要的存在目的。

或許朱立倫說出要切割投資型住宅與自用型住宅時,並沒有想太多,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不論哪位候選人提出何種政見,都需全面思考可行性,並端出具體作法,才是對全民負責的表現,否則就是在愚弄鄉民。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