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公共住宅的營造、管理及住戶品質,向來是外界將其汙名化的藉口,近來也傳出有興隆公宅住戶,趁台北市長柯文哲巡視時,向媒體抱怨所謂『豪宅級公宅』根本沒那麼好!直指公宅有物業管理散漫、內規繁雜、住戶菸味瀰漫等問題,與市府標榜的『價低質優』有不小落差。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細究公宅住戶所抱怨的問題,發現這些問題並非公宅所獨有,重點在於官方是否願意積極處理。以公宅住戶所指的住戶菸味瀰漫、物管人員怠惰問題,前者市府將研擬設置吸菸層與非吸菸層,且公宅室內禁菸,若住戶違反規定,也可藉由違規記點方式處分,相較民間社區住戶只能透過訴訟自力救濟,公宅有官方正面應處,對民眾的權益更有保障。
至於物管問題,公宅住戶表示住戶並非所有權人,因此物管公司愛理不理,導致服務品質低落,柯P也端出因應方法,責陳都發局研擬公宅組織管理規章,賦予公宅住戶參與管理的法源,並親自列管此案,比起民間社區多半只會消極等到合約到期後才更換物管公司,市府處理態度可說是相當明快。
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這還不夠,一間合格的物管公司,不應該因住戶身分影響服務;而物管公司服務參差,與我國保全業設立門檻低有關,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因此若想從根本提升公宅物管品質,除應賦予公宅住戶參與權限外,也應在招標時採取更嚴格的篩選機制,才能徹底杜絕劣質物管公司劣化公宅管理品質。
至於住戶所言的內規繁雜,可能確實會造成些許不便;但一般民間社區,管委會為了確維社區品質,相關規範也不見得比公宅社區少,在保障公宅居住環境的原則下,內規繁雜或許不是件壞事,住戶若真的覺得有些不通情理之處,可向市府反映是否調整,但仍應以不破壞社區整體品質為前提。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平心而論,興隆公宅的居住品質或許並非上乘,但是否有比多數民間社區差? 相信社會大眾自己心裡有數。有些問題可能只是因公宅負面刻板印象而遭放大,因此呼籲民眾看待相關訊息時,應秉持理性審慎思考,以免有心人士利用民眾公宅標籤化的心理,操作反公宅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