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地上權解約 國產署恐因小失大

【文/住展房屋網】據《經濟日報》報導,新纖旗下新星興業位於台北市仁愛路245坪地上權案,因開發成本不符效益,決議與國產署解約,但國產署並不同意解約。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國產署如此作為過於短視,雖然可能會阻止單一個案解約,但卻等於宣示地上權開發案沒有回頭路,未來新的標案要標出恐怕更不容易,國產署的損失可能更大。

國產署不予同意新星興業解約的理由,是因該筆地上權「已取得建照並舉行開工典禮」。然而,這個理由實在過於牽強,理由是土地不像3C、車子這類商品,一旦拆封使用後就減損價值;若是真的有減損價值,那從權利金扣除即可,何必不讓廠商解約?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分析,國產署即使阻止一件地上權案解約,但後續引發的影響卻不容小覷。這意謂著地上權案一旦辦開工典禮(無論事實上有無真的動工開工),就可能沒有回頭路、無法解約,若投資者知道一旦入坑就出不來,未來誰還敢投標地上權開發案?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縱使國產署上回因大幅讓利而脫標三件地上權案,但在地上權案禁予解約的消息一出後,相信日後業界投資地上權標案的意願將變得更低,地上權案標脫率會更難看,無疑是因小失大。除非房市景氣在短期內快速復甦,否則未來地上權開發案將更乏人問津。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建議,國產署與其阻擋業者解約,不如好好思考地上權開發案為何頻頻觸礁,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刃解地上權困境的正辦。國產署甚至可以找地方政府共同協商,討論地租金不確定因素有效的解決方式,或許對國庫的收入更有幫助。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