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近年房市買氣受挫,為求穩定營收,大小建商紛紛轉戰商用不動產,其中多半跨足飯店經營,包括興富發、亞昕、皇翔、大陸、力麒等重量級指標建商,都有新飯店將投入營運,準備大賺觀光財。
面對景氣起伏,建商多角化經營固然是好事,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建商大舉進軍飯店業,風險似乎有點大。一來是近來我國觀光業發展並不樂觀,受兩岸關係冷凍影響,中國旅客來台數量大減,許多鎖定中國團客的飯店一間一間收攤,遊覽車業也面臨經營困境,選在這時投身飯店經營,恐怕得有很大的心臟才行。
再來,客源屬性的轉變,亦是飯店經營的一大隱憂。雖說中國團客減少,還有日韓、歐美及東南亞自由行背包客補充,使國外來台旅客總量不至於下滑太多,但不同於團客以飯店為住宿首選,自由行背包客大多青睞價格實惠,且更能與其他遊客交流的青年旅社、背包客棧,因此縱然這類自由行背包客數量增加不少,但對多數飯店來說根本無濟於事。
在團客之外,商務客也是飯店消費的一大主力,尤其台北市是世界最繁忙的會展城市之一,過去許多飯店光賺商務客的錢就荷包滿滿,不過近年全球經濟展望保守,國內會展活動相對低調,商務客源亦縮水許多,在團客、商務客流失,背包客又吃不到的情況下,建商轉投飯店業持續放大住房供給,真的要多當心點。
最後,建商投身飯店,由於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大多選擇與國際品牌聯手,這樣的做法雖然可以省下重新建立品牌與欠缺經驗的成本消耗,但與國際品牌合作後,飯店住宿訂位也跟著往上飆,加以我國住宿費用高昂向來引人詬病,同樣的品牌飯店,在日本的住宿費用甚至還比台灣便宜。
高高在上的價格定位,若無足夠的外來客源支撐,本地客群又多數不願買單,前景實在艱辛。因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建商多角化經營,不宜再一窩蜂鎖定飯店業,身陷紅海廝殺,而應尋找其他可發展的產業新藍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www.myhousing.com.tw;《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