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變商業大平台 台鐵得顧好運能

【文/住展房屋網】軌道站點往往是一地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活絡的往來人潮更代表著滿滿的商機,因此善用車站人來人往的特色發展「車站經濟」,已是各國顯學。台灣雖然也想複製國外經驗發揚車站經濟,但現階段除台北捷運系統及少數台鐵、高鐵站點稍具規模外,整體表現仍有待加強,因此日前台鐵便宣布將在烏日、屏東、潮州及宜花東13處車站,共計16處站點,打造全新商業空間開發案以繁榮地方。

台鐵表示,未來將與民間業者合作,為這些站點增添膠囊旅館、健身房、交通工具租賃、美食、超商等商業機能,期許民眾能有更好的旅行體驗,並為地方發展挹注活水。

對於台鐵打算擴張車站經濟,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肯定,但台鐵若想成功將火車站轉型成商機無限的商業大平台,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首要之務還是顧好運能,否則車站經濟效益將大打折扣。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車站經濟的發展基石,來自穩定且豐沛的的人潮,因此建立穩定的旅運量能,是活化車站商業氣氛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要務,但這也是現今台鐵最需要改善的癥結之一。

台鐵長期以來的誤點弊病,以及人員、班次調度不符需求等問題,導致不少旅客的流失,特別是在高鐵及各都會捷運系統興起後,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台鐵往往是民眾最不得已的交通選項,若無法盡速改善多年病灶,台鐵車站化身商業樞機的美夢,恐怕沒有想像中那麼燦爛。

加上台鐵選定發展車站經濟的站點,有許多並非位在都會區、本身就擁有充裕人流的大站,倘若運輸服務出現瑕疵,將斫殺站點的旅運人潮,在人潮不穩的情況下,車站的商業活動又怎麼永續經營呢?因此台鐵在啟動站點商業化轉型之際,也應力求運能穩健,才不會使車站經濟落得雷聲大、雨點小的境地。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