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出席論壇時坦言,四年二萬戶公宅政見應會跳票,承認推動公宅戰略錯誤,並強調將修改公宅策略,朝向開發民間閒置空屋,用中央「包租代管」的模式來將民間空屋轉作公宅出租。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表示,包租代管的效果極為有限,且包租代管根本無法解決北市公宅問題,柯市長若想靠包租代管來彌補公宅數量,恐會陷入另一個錯誤戰略當中。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不管從哪一個國家推動社宅的經驗,都是「興建最快」。例如南韓、法國、香港都是利用興建模式大量釋出社會住宅,為什麼他們都選擇興建?因為興建不只可大量供給、而且經濟效益達比補助民間空屋轉社宅還高。
以南韓為例,從盧泰愚在1988年啟動興建永久租賃住宅開始,到2008金融海嘯這段期間,歷經五位總統、總共蓋了逾110萬戶社會住宅。金融海嘯後,各任總統同樣興建社宅,至今全國已約有二百萬戶。
雖然柯文哲任內興建公宅計畫頻頻遭基地周邊居民反對,但市府該作的不是改變公宅戰略,而應思索為何淪落至此?為何柯市長任內蓋公宅的反對聲浪比郝龍斌任內還大?為何興建速度未比前朝還怪?如果沒有找出問題真正原因,即便納入包租代管計畫也沒用。
為何說包租代管更是戰略錯誤?最關鍵因素就是「稅」!我們可以肯定,大多數房東不願意把空房子納入政府包租代管計畫,主因就是不想租屋情況被政府掌握而須繳稅;雖然包租代管給予房東稅負減免,但對租金水準高的台北市房東而言,其吸引力極為有限,預估願意加入政府包租代管的房東數量是少之又少。
如果台北市政府沒有魄力、沒有決心往「擴大興建公宅」這條路上一路衝刺,反而還分散力量去推包租代管,那只會事倍功半,最後公宅數量沒多幾戶,但預算、人力資源卻白白浪費一大堆,到時想後悔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