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代管4年僅5700戶 如何落實8年8萬戶?

【文/住展房屋網】來到2020年,蔡英文總統的第一任期也進入尾聲,但檢視其社會住宅的施政進度,績效似乎不太樂觀,尤其是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方面,自2016年蔡總統當選以來,將近4年時間只成功媒合了5700多戶,在租賃市場中的佔比宛如宇宙間的一粒星塵。

中央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策,是社宅施政的重要輔助,在8年20萬戶的社宅目標當中,有8萬戶需要靠包租代管的途徑來填充,因此該措施若執行不力,將嚴重影響整體社宅的推動成績,重挫我國社會住宅的未來發展。

社宅包租代管計畫進展顢頇,其實早已被產學各界所預見;因為當前民間房東的租賃所得,大多數都是不用報稅的隱性收入,所以包租代管的租稅誘因,對民間房東幾乎沒有任何作用,這也使得該項政策從一開始推出時,便不被各界看好。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社宅包租代管的政策目標是8年8萬戶,其中第一期試辦計畫先推1萬戶,今年展開的第二期試辦計畫則加碼到1.5萬戶,但第一期計畫達成率僅勉強過半,若要兌現政策承諾,蔡總統順利取得連任後的4年,必須一口氣衝出7.5萬戶左右大量,就現實面來說,著實困難重重。所以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想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達到最初設定的政策目標,官方就必須拿出更積極的作為才行。

不可否認,目前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策,僅著重以獎勵提升房東的參與意願,然而獎勵對房東而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有吸引力,加上一味給予獎勵,對國家財政也不是一件好事,因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官方也應同步對囤積空屋的屋主祭出針對手段,用蘿蔔與棍棒齊下的方式,改變房東視包租代管如無物的態度。

比方說,官方可對囤房稅適用對象進一步提高稅負,增加多屋族的持有壓力,強化他們將非自用多餘不動產,藉由包租代管計畫釋出到租賃市場上;另外也可針對銷售達一定時間卻還有許多空屋的建案,提出餘屋加入包租代管可酌減持有成本的方案,讓待售餘屋獲得活用,同時滿足市面上的租賃需求。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當然,就算接下來官方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見得能達成8年8萬戶的任務,因此為了加強民間對包租代管的信心,內政部(甚至更高層級的行政首長)官員不妨立下軍令狀,展現政策若跳票就付最大政治責任的肩膀,讓國人明白官方對包租代管的推動並非敷衍,藉以扭轉民眾對官方包租代管推動不力的印象,為該政策謀求突破性進展。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