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有廣告代銷和房仲業者上電視,談「打炒房」並非「打房」,條理極分明。確然,既是打炒房,只要不去炒,就打不到了。引伸下來,房市交易仍將溫熱,而房價雖漲不上去,卻因缺工料而成本上升,想跌價也跌不了。政客打房喊居住正義,只要略有成效,即行罷手。官方有面子,業界有裡子,皆大歡喜。
商用不動產物件也沾了光,近時旅館成交持續。賣方解套,買方遂行投資計劃,對市況而言,乃是好事。中部地區單價尚合理,租售都見實例,內需流過,亦增稅收。官方宜獎勵投資,淡季入市,總要給甜頭;家電和汽機車不都有補助嗎?不動產物件似也宜比照為之。
先前鳳梨銷陸遭禁,新聞做得很大,都說是政治操弄。農民收成卻賣不出去,該找誰訴苦?在官方打房期間,風聲鶴唳,建商辛苦買地規劃僱工購料,蓋起大批樓房,也是賣不出去,也是政治操弄。居住正義四字,即是意識形態極濃重的政治操弄,不論藍綠或什麼黨,都一樣。
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有風險。受薪族擔心失業,自營者怕虧損,公職者煩惱不升官或退休金沒了。總之,人世間風險無所不在,只有彼此祝福,各安天命,尋些小確幸,這正是現今台島年輕人的寫照。大樓和鳳梨完全無關,但其生產者的境遇可能相似。
再談談高齡社會銀髮族的居住正義,據報導,近兩、三年來「以房養老」申辦案件逐漸減少,分析結果,乃機制設定不夠周延。包括年限、月給金額,計息,繼承以及資產減增值問題。行庫若抱著「仍想賺一票」的心態,則很可能失去協助社會「老吾老及人之老」的良法美意,自然不吸引申辦者。
政客打房時活力充沛,又是緊縮限貸,又是這稅那稅,乃至清算囤房。但對以房養老卻馬虎以對,試算表和種種細節規範,銀髮族知者極少,想辦也沒門路。倘若如此,還不如廣建銀髮住宅,兼具旅館或和護理式的功能,則每坪售價或租金高些也必大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