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台鐵經營績效為人詬病早就不是新聞,清明連假的重大意外事故,則不僅讓一個交通部長因此陣亡,更讓台鐵的長年沉痾再被赤裸裸攤在陽光下,要求改革的聲浪當然又掀起。
從改為民營、公司化,甚或單純調漲票價,相關改革建議一時之間滿天飛;不過目前看來,新任交通部長王國材應該會朝企業化,而非民營化進行改革。另外,活化台鐵現有資產,也是一個相對務實的方向;至少先把連年虧損的情況扭轉過來,或許才有空間和餘裕談牽涉更廣的經營改革。
不過台鐵畢竟仍是國營事業,其房地資產幾乎等於是所有納稅人的,因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處理時還是要小心謹慎。可想而知,絕不能比照一般民間企業,但更不該仿效過去中華電信直接轉型土開,或國產署動輒直接處分國有房地的做法;其理由和現在的社會住宅完全一樣:唯有持有所有權、只租不賣斷,才是真正的永續經營。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尤其,更應避免重蹈覆轍,陷入官方這幾年執行TOD的迷思,認為改善鐵道經營就一定要立體化,也就是要不改成高架,不然就是地下化。理由很簡單,只需看看台南鐵路東移爭議,至今都還未真正解決,就可見一斑;想必交通部在改革台鐵、活化資產之際,肯定不想步前苗栗縣長劉政鴻的後塵!
事實上,相較於高鐵全台只有幾個特定區能夠發展。台鐵的優勢在於分布面廣,無論大城市或偏鄉都有據點(車站),沒有其他機構能出其右。其實,(台鐵)就好好當個店面包租公,或參與內政部的包租代管計畫,應該都是不錯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