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稻殼造水泥,減少污染愛地球

混凝土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建築材料,亦是現代建築及工程從住宅大廈到公共空間人行道所有建築物的基本材料;而稻米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莊稼。 歐美一些研究人員把兩者放在一起,經研究成果,發現可減少混凝土對環境的污染。

全世界每年生產6億多噸稻米,加工之後,稻殼一般就沒用了,早在數年前,科學家們就發現了稻米殼作為建筑材料的潛在價值,稻米殼富含二氧化硅(SiO2),而該成分是混凝土的重要成分。

過去人們試圖利用燃燒稻殼後剩下的稻殼灰,作為水泥替代材料,但這種方法產生的稻殼灰含碳量過高,不宜充當水泥成分。據Discovery消息,研究員們近日發現了一種新的稻殼加工方法,可以在稻殼灰在充當混凝土成分的同時,促進綠色建築事業的繁榮。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美國得克薩斯州普萊諾市(Plano)工程服務公司Chk集團(ChK Group, Inc)總裁拉詹·溫帕蒂(Rajan Vempati),目前已經與一個研究團隊合作,找到了制成幾乎無碳稻殼灰的方法,將稻殼放入熔爐,利用800攝氏度高溫燃燒,最後剩下高純度的二氧化硅顆粒,排放的二氧化碳會被每年新種的稻谷吸收回去而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以達到環保目的。

由於混凝土中摻入稻殼灰會變得更加堅固、更具抗腐蝕性,如果稻殼灰製造上規模,利用國人產生的所有稻殼每年可相當多量噸的稻殼灰,對於稻米和混凝土消耗都非常大的發展國家而言,不僅潛力無限,也為環保愛地球多盡一份力量!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