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前停看聽的要訣

曾被人們稱為花花世界,如今因極端氣候,烽火疫情,邦國交惡,族群對立,而成為紛亂濁世。寰宇四大洲三大洋,少有倖免者。即使如此,日子還得過下去;想買房者,其志不改。擬推案者,日程如期。挨7、8回合重拳之後,勇敢的台灣人,言必信,行必果。329檔照樣開盤。

和往常無異,預售建案多空消息不斷。價穩量盤,算空還算多?總要給人們一層警愓,避免衝得太快;也需留一分希望,才不致錯過發財良機。如此這般,時序輪轉,勝負如何,各憑本事或運道。有人說,訂價策略於今乃是重重之重,成敗關鍵。

由於房貸成數偏低,自備款得多籌措,這招看似平常,其實影響不小。桃園南崁曾有預售建案,推出後反應頗佳,大樓部分幾近完售,但透天厝卻去化不到2成。細查原因,推定是透天厝規劃多半層,故自備款每戶多20餘萬元。嗣後建商咬牙讓步,調整頭款和繳款時程,情況明顯改善。30年前的案例可供參考,打房年代的訂價對策。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房地產面對的是多管齊下的壓力,其中的稅賦手段,尤為可畏,以囤房稅為例,無人寄籍者,即以空房核徵較高房屋稅,很難脫避。有謂是懲罰單身漢,其實在全球各地,擁資產的單身者,本來即須承擔更重之稅。歐洲的福利國家,豈祇房屋稅,樣樣稅都沉重無比。

像美國的職業運動員,年薪動輒百千萬美元,稅率高得駭人。據報導,台籍名投陳偉殷,生涯掙得近億美元薪資,但完稅後僅餘47%左,不及半數。而台島的一般稅制,似乎課不到鉅富的身上。眼見貧富差距愈拉愈大,卻束手無策;徒留中低收入者的怨言,迴盪在街頭巷尾。

統計資料顯示,上班族有7成以上,領不到均薪46000元。由此可知,同為受薪階級,極高薪者領先幅度極可觀。譬如年終獎金,科技金融或資通行業,7、8個月或10幾個月者,十分常見。且媒體很愛報導渲染,堆升社會仇恨值。被稱為富裕之島,實情如此不堪,教人沮喪。

有建商信誓旦旦,壓抑房價將招致反彈,反不利購屋人。這種心思可存而不宜明言,否則教人感受立意哄抬。畢竟,購屋族群才是房市政策的承受者;官商對著幹,消費者禍福難測,得細心觀察考量,再作決定。低薪族買房千辛萬苦,絕不可失足落坑,揹重殼度生涯。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