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條例》30年後回看,董建宏:啟動老宅延壽計畫,讓城市不空洞

文/朱福山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邁入30週年,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昨(26)日在台灣物業管理學會舉辦的「30週年論壇」上指出,這部誕生於都市化與民主化交會時期的法令,讓居住管理權逐步回歸住戶手中,成為台灣住宅治理的重要基石。他也強調,面對人口高齡化與住宅老化雙重挑戰,政府將啟動「老宅延壽計畫」,結合多部會資源改善生活環境,推動都市永續轉型。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董建宏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30週年論壇中,表示下半年將啟動「老宅延壽」對抗都市空洞化。圖/朱福山

法治穩定與時俱進的矛盾拉扯

董建宏回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立法背景,指出該法於1995年上路,反映的是台灣社會進入高度都市化與民主化的關鍵轉型期。他指出:「這部法的精神,是將管理權從政府還給住戶,讓每一位所有權人能參與並主導社區治理。」

然而,他也坦言,過去30年間的幾次修法雖具前瞻性,但在實務執行上,政府作為執行機關需兼顧穩定與回應民意之間的平衡。他表示:「我們不能動輒修法,否則執行面將陷入混亂;但我們也清楚,制度應該與時俱進,而這正是產官學合作的重要價值。」

點交爭議與新產業出現

在論壇中,董建宏亦提及近期社會對建案點交爭議的關注。他指出,因為新成屋交屋流程缺乏一致規範,衍生出新興產業協助住戶進行交屋驗收,顯示民眾對居住品質與法律保障的期待持續提升。他認為,這些現象凸顯修法必要性。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啟動「老宅延壽」對抗都市空洞化

談及未來政策方向,董建宏宣布,內政部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動「老宅延壽計畫」,首波聚焦4至6層樓、屋齡逾30年的無電梯公寓。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約有950萬戶住宅,其中860萬戶有人居住,而這當中有逾500萬戶為30年以上老宅,其中7成集中在大台北地區,主要是因為大台北地區正是台灣最早都市發展的地區。

「都市不能空洞化,長者不能被迫遷離熟悉的生活圈。」他以台北市廈門街為例,從昔日繁華的皮鞋街凋零至今,只剩老舊公寓林立,反映城市發展中的斷裂。他認為,老宅整建不該僅止於安全補強,更應與能源改造、長照政策整合,朝向「在地安老」與「都市再生」雙目標邁進。

跨部會整合,打造安全永續生活環境

「老宅延壽計畫」將與經濟部ESCO節能改造、衛福部長照3.0等計畫整合推進,並提供加裝電梯、公共空間整建、能源系統優化等補助。對於無管理委員會的老舊社區,內政部將邀請物業業者與專業顧問團協助推動整合作業。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董建宏強調:「我們不是只照顧年輕人購屋,也應該為長者提供穩定、安全、有人味的生活場域。」他呼籲物業管理業者與地方政府共襄盛舉,攜手打造「更合理、更人道、更永續」的城市環境。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開放式廚房 vs 封閉式廚房一邊是時尚大器、無隔閡的開放式廚房,做菜同時也能和家人互動聊天,空間感滿分; 另一邊是隔絕油煙、乾淨俐落的封閉式廚房,料理起來不用擔心油煙味飄散全屋。 💬 對你來說,哪一種才是最對味的廚房空間?快投下你的一票!住展房市對決,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

開放式廚房 vs 封閉式廚房一邊是時尚大器、無隔閡的開放式廚房,做菜同時也能和家人互動聊天,空間感滿分; 另一邊是隔絕油煙、乾淨俐落的封閉式廚房,料理起來不用擔心油煙味飄散全屋。 💬 對你來說,哪一種才是最對味的廚房空間?快投下你的一票!住展房市對決,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