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雜誌
歷經房市震盪,過往房價居高不下的雙北市近期出現明顯的價格修正現象。根據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資料,比對2025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的中古房價,雙北共有九個行政區價格下修,並呈現兩極化的發展:跌價區分別集中於台北市的「蛋黃區」與新北市的「蛋白區」。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指出,市場轉向之際,買方回歸理性不再盲目追高,是導致台北市高價區與新北蛋白區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新北建設題材鈍化 價難追高
這次房價修正,新北市以泰山區跌幅最大,其成交單價約43.4萬元,較去年同期下滑8.1%。賴志昶觀察到,泰山區過往受惠於捷運建設與重劃區議題,吸引不少建商進駐,中古屋行情也曾直線上揚。然而,相較於新北市一線行政區,泰山區仍屬蛋白區域,加上捷運與重劃區等建設題材隨時間推移而「鈍化」,適逢市場趨冷,使得房價面臨修正壓力。
除了泰山區,新北市的土城區也下滑4.8%至53.2萬元,三峽區年減3.3%、均價41.2萬元;八里區及鶯歌區皆小幅下滑2.1%,分別為28.1萬元與33.1萬元;五股區則下修1.2%、均價40.7萬元。賴志昶進一步分析,新北市這些蛋白區過去因親民房價與捷運、台北港等建設題材吸引置產買氣,但面臨市場趨冷,買方轉向尋求具未來性或易轉手的物件,對蛋白區房價的接受度也隨之降低,導致價格出現修正。
央行信用管制發威 高價區買盤轉觀望
另一方面,高價區的台北市也未能倖免,房價首屈一指的信義區,今年上半年平均單價96.7萬元,相對去年同期年減5.0%。松山區也跌至94.2萬元,年減3.9%。即使是抗跌力道強勁的核心蛋黃區大安區,平均單價仍微幅修正至113.6萬元,年減1.0%。
賴志昶指出,信義、松山及大安等北市傳統蛋黃區房價具指標性,但也正因為如此,在市場前景不明朗之際,央行信用管制的影響,讓高資產族群出手更為謹慎。此外,這些區域房價較高,屋況多數不盡理想,也使得買方不易追價。
房市暫回歸基本面 自用買方宜選保值性高產品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價格修正並非壞事,市場正重回基本面,過去「全面普漲」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市場轉為「個案表現」。然而,此次統計顯示雙北市的價格修正尚未出現全面下修,在交易量不多的情況下,是否會形成普遍趨勢值得密切觀察。徐佳馨建議自用型買方,當下與其執著於便宜,不如選擇相對精華且具有保值性的產品,即使未來面臨房市震盪,也能擁有較高的資產保值性。
延伸閱讀:
新北預售交易暴跌近6成 這4區房價反逆勢上漲
台北市交易量回升 住宅價格小幅下滑
比車位還小 北台灣上半年最小宅規劃僅7坪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