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惟馨周報】近期房市來人已隨天氣開始回溫,但由於價格認知仍有相當落差,使得觀望氣氛依然濃得化不開。不過看來業者多認為市況將好轉,因此自第二季起除重新強銷舊案餘屋外,同時也會有不少新案進場…
經過年初幾波寒流後,最近天氣開始回暖,海內外政壇也明顯加溫;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呼之欲出,川普及希拉蕊出線機率愈來愈高,回到國內,立院開議,各委員會選出召集委員也是話題不斷。

科技部 公佈地震模擬分析
堪稱近年大台北最重大之社子島開發案,則在日前i-Voitng結果出爐,由生態社子島勝出。但據報導,當地居民多表不滿;畢竟一來投票率僅三成五,代表性偏低,再者,卡在容積率要提高多少的問題,柯市府和當地居民至今仍無共識,因此該案是否就此定案,後續恐怕還有懸念。
當然,真正震撼度最大的,還是科技部在土壤液化潛勢區公佈前,搶先揭示所謂『地震情境模擬分析圖』;結果顯示,包含花東、西半部苗栗、中彰投及雲嘉南等地已知斷層帶,未來50年內可能發生7級以上強震;更讓人心驚的是,一旦台北市發生類似規模強震,則老舊建物密集的大同、萬華、中正、中山等區,建物受損程度將最為嚴重。據此,行政院將針對大台北地區提出更具體的防災模擬對策。
有關上述資訊之公佈,儘管科技部強調單純是作為防災參考,並非房地產指標;然這對目前觀望氣氛已十分濃厚的房市來說,還是多少會造成影響。雖說春節後天氣回暖,加上地震震出老屋安全潛在疑慮,的確讓更多看屋客重新出籠,但價格認知上仍和賣方有一段差距。
 |
北市南港(經貿段)『名豐時藝』。 |
北市南港 舊案重新進場
就拿內湖東湖地區來說,目前線上個案多還堅持要賣5字頭以上,但據悉部分消費者出價甚至已壓低到3字頭,難以成交。近期該區唯一特例則是近東湖國小的「蒔璞」,該案稍早已完銷撤場,成交價稱都在65萬/坪以上。
再看到南港,由於近期缺少新案拉抬聲勢,詢問度也不高,市區都更案「双美舘」現場兼賣同業主的基隆平價案「信義城」,銷況反應反而更好。近期銷售稍佳的則有門牌屬汐止國興街,基地旁有電塔的「風漾」,原因則是成交價36萬/坪左右為區段較低;現場表示小坪數、挑高三米六及面西側(遠離電塔)戶別較受青睞,客源以在地客(迎旭山莊)居多,另有中研院及南軟從業人員。
展望第二季,南港缺乏指標案造勢的情況,可能有機會翻轉,因為即將有指標舊案重推,也有新案要公開。將重推的有經貿段案「名豐時藝」及近捷運昆陽站的「東騰昆陽湖」,兩案都約在兩年前推出銷售過,名豐案當時即已接近成屋,但工程較慢,要價100萬/坪以上,東騰案開價更高達130萬/坪。
至於全新個案,則以東勢段興富發及甲山林大樓案最受矚目,據了解該案將分期推出,最快上半年就會推出。
 |
新北市三重(重陽段)『川詠山』。 |
二重疏洪道 即將現新案
接著看到新北市三重,應該是天氣好轉,近期來人有回升趨勢;重陽段新案,環保公園旁「川詠山」訴求水岸景觀,開價53-60萬/坪頗具競爭力;因為同區也訴求水景的「合新大河公園」(已交屋)仍堅持賣5字頭以上。「川」案規劃70、80坪產品共68戶(含3戶店面,開價120萬/坪),合新案特色除景觀外,還有一到八樓裝設制震壁。
同區舊案則持續促銷;仁安街「弘盛仁富」打33.1萬/坪起廣告戶,近碧華國小的「京湛」則打出1200萬買二房(24坪) 、1800萬買三房(33坪)。
三重未來新案集中市區地段,除前期提到的河邊北路昕彤建設40億大案外,最受矚目的應該是已完工的二重疏洪道重劃區。據當地案場透露,已有同業進行相關市調,另區內也已有鉅勝建設推案興建中;按進度,應該下半年就有機會出現新推案。
 |
林口新市鎮『呈冠四季』接待處。 |
林口新市鎮 低總價撐場
靠三井outlet成為話題區的林口,則仍為個案表現,除稍早表現不錯的A9站共構「冠德鼎捷」及賣4字頭的「九揚華冠」外,近期新案來人也都不少;不過這些新案開價(單價)都不低,詢問度相對高,除了新案新鮮感外,主要原因是走低總價路線。
首先是位於忠孝路、文化北路的「藝樹家」,打出498萬廣告戶反應不錯,規劃17-35坪一到三房及7戶店面,基地後側另再規劃45坪建坪透天店面7戶,全案112戶,住家開價35-40萬/坪。
信義路、文化三路口的「昕世代」則是亞昕建設林口當地「昕動計畫」六案首部曲,開44萬/坪區段新高,不過規劃15-30坪套房至二加一房,總價算低,加上配合首付33萬,因此反應不錯;該案稍早更祭出在昕境廣場消費滿3千,到案場填資料就送300元,該廣場禮券的優惠活動(現在已停),來人一度相當多。另外,該案還訴求潤泰預鑄工法。
「昕動計畫」之二「昕賞」年節期間曾釋出NP,但建照最後未如期取得,因此仍未推出,預計進場時間將延到五月之後,總銷達40億,目前所知規劃30-60坪產品。
近期另一新案是文化三路商業區(巷內)的「呈冠四季」,去年人員就已進駐,但建照稍早才取得、正式公開,規劃17-37坪一、二房共92戶,另有6戶店面保留。訴求建材高檔;但開價不斐,來到42-46萬/坪。….>>欲閱讀全文
,請訂閱惟馨周報
平議北市公辦更新辦法 分成四類 就能排除強拆爭議?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由於北市市民民心思變,希望能有改革新氣象,因此醫師背景的柯文哲,才得以以政治素人之姿,在前年底的選戰中高票勝選,出任台北市長。當然,這一年多來,心直口快的柯氏發言,著實讓外界嘆為觀止;然而,最大風暴恐怕才正在醞釀中,因為3月22日市府會議通過,預訂同月底實施的北市公辦都市更新實施辦法還沒上路,就已經引發諸多爭議。
這套北市單行辦法,將所謂公辦都更分成四大類,其中所謂的代拆型,則是爭議源頭,也就是取得拆除執照,但無法執行的民辦更新案;而市府邀集專家所組成之所謂『爭議處理審議會專案小組』,則可評估市府執行代拆,柯文哲甚至說,『代拆,不一定就是強拆』。
若干公民團體當然不買帳,直指這根本是都更條例36條復辟,質疑目前中央都更條例,仍因為郝市府時期文林苑強拆事件,而被判定部分條文違憲;然而,北市不提出新的修法版本或申請釋憲,反而強推單行辦法,動機可議。
不僅如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需指出,這所謂專案處理小組,和之前張金鶚擔任副市長時,試圖解決文林苑爭議所組成的專家協調團隊有啥不同?最後還不是徒勞無功?
都更難推,有學者認為癥結在於權利變換是變動機制。畢竟都更流程長,期間造價可能和預估值不同,因此應有彈性可協商。這點表面上沒錯,不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過去都更中權利變換的問題,並非僅出在缺乏權變協商機制,而是過程不透明,讓有心人士可藉機上下其手。
權利變換乃法制化的協議合建,遊戲規則其實都已訂得很清楚,但建商還是能在估價端取巧、玩數字遊戲,將自己利益極大化;在資訊不對稱、不透明下,屋主往往成了相對弱勢,難怪爭議不斷,缺乏互信機制。
事實上,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先前已多次分析,扣除若干技術層面問題,都市更新的推動大原則很單純,就是無論手段為何,皆需符合公共利益,這樣公權力介入處理(拆遷安置等)才站得住腳,也才能讓迫遷產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然而,政府卻把都更條例看作活絡經濟及產業的特效藥,結果變成牽涉私有財產權暫時剝奪,必須謹慎為之的事,卻要求短期成效而急就章,這樣不出問題才怪!
當然,大面積更新通常較能改善市容及環境品質;而改建海砂屋、危樓甚或爐渣屋,則有增進公共安全之目的。或許都還師出有名;但所謂民辦轉軌公辦的『半程型』,服膺的公共利益又是什麼?更別說所謂全程、半程或輔導型,最後多半也都會面臨是否代拆(或強拆)的抉擇。
換言之,就算柯市府硬把公辦都更分成四大類,難道代拆型以外其他三類,就不會碰到整合困難,甚至必須拆遷安置的問題?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這一切的發展,只是證明柯市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心態;現今台灣政治仍有民主參與機制,豈能任其如此硬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