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注意 商辦市場將有5大巨變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受房地合一稅2.0以及本土疫情爆發兩隻「黑天鵝」影響,國內房市出現不小的震盪;而商仲業者發現,投資人布局商用不動產的策略也產生不小的變化。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預期,未來若疫情緩解之後,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將會出現「交易模式改變」、「開發商轉型」、「商圈移轉」、「倉儲物流不動產需求增加」,以及「出現新型態產品」等五大趨勢轉變。

一、交易模式改變
在交易模式部分,劉美華分析,為規避房地合一2.0重稅,近年商用市場大爆發的買方將會改變處分節奏,因此市場上未來兩三年的供給量皆會呈現緊縮。但在產業仍具有強勁需求的情況下,預期既可同時解決產業需求問題、同時也能讓屋主省稅、賺租金的「以租代買」或是「先租後買」,將取代過往常見的「售後回租」策略,成為商辦市場的新趨勢。

二、開發商轉型
今年七月上路的「房地合一2.0」、「實價登錄2.0」等兩大房市新制,再加上央行實施信用管制之下,可能會讓建商的經營策略產生轉變。劉美華認為,建商對於只租不賣的長期收益型產品的投資興趣更濃,預期將會有眾多建商選擇轉型為資產管理或是多元控股公司,以跨足商用及地上權市場。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三、商圈移轉
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今年第二季台北市頂級商辦空置率為2.97%,正式跌破3%,且在上半年雙北市的商辦、廠辦交易中,松山、內湖、南港、汐止4個行政區便佔了其中85%。業者判斷,考量熱門辦公區供不應求的情況愈發明顯,加上企業對於成本、招募、防疫的需求強勁,預期未來辦公板塊將出現分散及挪移的情形。

四、倉儲物流不動產需求增加
近年全國電商發展蒸蒸日上,且在全國三級警戒期間,網路購物更爆出驚人成交量,包裹多到宅配業者大喊吃不消、要漲運費,這也使得電商將進一步擴張倉儲物流的布局。劉美華指出,目前電商產業僅占台灣整體零售銷售額的13%,遠低於韓國的36%、中國的27%,疫後成長空間巨大。為應付今年增加的急單需求,預期電商業者將會積極強化供應鏈布局,包含建立電商物流倉儲、升級大型第三方倉儲面積等,預計電商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從平台到終端,都將產生極大的投資需求。

五、出現新型態產品
受到疫情影響,不僅市場原來的生產、服務關係發生改變,也更凸現空間服務的專業化。劉美華預測,未來包括資料中心、中央廚房、雲端廚房、無人商店、分享辦公室、租賃住宅、安養中心、防疫旅館等,將會成為後疫情或是疫情流感化時代的重要服務設施投資,值得做為產業轉型的借鏡。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www.myhousing.com.tw;《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