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大里菸葉廠活化 中部首座考古遺物庫房

【住展房屋網/綜合報導】台中市政府為爭取中央補助加上自籌款,挹注5,000萬元將大里菸葉廠第9號倉庫轉型為「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存庫房」,預計明(2023)年底完工。

17棟已活化3棟 預2023年完工

台中市文化局新聞提及,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表示,台中市有市定遺址7座、列冊遺址8處及出土文物157萬餘件,目前由考古單位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成功大學等保存、研究。台中市政府將原大里菸葉廠第9號倉庫整修並成立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存庫房,未來將把出土遺物文物移至典存庫房。這次包括文化部補助3,500萬元、台中市政府自籌1,500萬元的修復經費,總經費共5,000萬元。並再表示,大里菸葉廠佔地廣大,有17棟歷史建築,台中市政府目前已活化其中3棟。

文化局表示,歷年來台中市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存放於牛罵頭園區與各處空間,並無統一典存空間,文化局啟動大里菸葉廠產業場域轉型再造,去(2021)年1月將5、6號桶材及桶菸倉庫再利用成為中部唯一的文化資產資材管理中心,將值得再生利用的古蹟或歷史建築構件予以收存、再製,再規劃於場域內桶菸倉庫改造成為「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存庫房」。並再表示,「台中支局葉煙草再乾燥場建築群」興建於昭和17年(1942)、運轉至2017年,為全台灣四大「葉煙草再乾燥場」中最後熄燈者,對於台中菸葉產業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價值。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台中市政府於2016年將園區內6棟建物登錄為歷史建築,2019年再將另外具文化資產價值的11棟建物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公告全區約5公頃土地為保存範圍。9號桶菸倉庫為高度13公尺的二層樓二連棟建築,總面積約500坪,原為菸葉生產、包裝材料製造後的存放空間,後續將規劃為典存空間,預計可容納約5,000籃左右出土遺物以及平均高度2.3公尺的15塊界牆。

作為台中市歷史建築的大里菸葉廠,活化後則將成為中部首座考古遺物的庫房。活化歷史建築除可充份利用空間外,還能保存文化資產,預計往後該區除可推廣文化藝術外,更有望為當地帶來興盛的區域繁榮。

台中市大里菸葉廠活化 中部首座考古遺物庫房

【台灣最資深37年房產媒體,預售新成屋最齊全資料庫在這:《住展房屋網》官網www.myhousing.com.tw;《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