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無腦推案 業者應平衡研展、業務配置

【文/住展房屋網】台灣房地產陷入盤整修正格局當中,多數新建案銷售狀況不佳,有的業者希望政府不要打房、或是要救市;有的業者則大喊「降價沒用」,因為買方遇到降價案就會砍更凶;有的業者則嚷嚷市場已死,打什麼招都沒用。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建議,市場困頓並不可怕,因為在成交低迷中仍有熱銷案能賣到CLEAN(完銷),業者應審慎考慮厚植研展人力,才能跟得上市場趨勢,而不是一昧想賺時機財。

據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觀察,上一波房市多頭從民國90年、91年左右至103年,走了十幾年的大多頭;在這段期間,大部份建商推出來的建案都能順利賣掉,市場大好卻養成出一種「無腦推案」的特殊模式,純粹賺時機財,順著時勢賣房子,未專注在產品規劃上。

所謂「無腦推案」,是指部份建商索性把研展人員裁撤掉,不再側重市場研展能力,在推案前可能只作簡單的市調工作、甚至完全不市調,建築規劃天下一大抄,也不去管同區房型差異、單總價區隔、市場客源分析,反正正值市場大好,蓋出什麼樣的房子都賣得掉。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這種無腦推案的行為,在多頭市場固然可行,但房市轉為買方市場後,若未改變想法,還是延續過去舊思維進行土地開發,那就會面臨滑鐵廬的困境。就如同現在,有很多建案嚷讓賣不掉,卻未省思是否在研展上出現盲點。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建議,現階段建商應加強研展能力、作足市場分析工作,第一要務就是培植研展人員。其次,人員與獎金機制也要跟著改變。

在一般建案銷售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幾乎都只有銷售人員能享受高額獎金,但研展人員卻苦哈哈,殊不知一個熱銷案的背後,正是研展人員看對市場脈絡、銷售人員舌燦蓮花,二者相輔相成,但研展人員極少會有額外獎金,自然不會有人才投入。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若沒有人才願意作研展,建商無法規劃出對的產品;如果建商推出錯的產品,即使業務人員能力再好也只會徒勞無功,產品乏人問津。

住展房屋網強調,市場冷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市場變化的過程中,身處其中的業者未感受到市場生態的改變,仍沿用過去的舊思維推案,這才是最可怕、最令人感到絕望的結果。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