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科諺
北台灣房市如同當前氣候,呈現「乍暖還寒」的狀態。從桃園、新莊、北投等熱區來看,來客數漸回升,且部分地段個案熱絡,有賴優付方案助攻,不過熱度卻未同步放大至同區推案,顯示市場買賣雙方多數對價格認知落差仍大。
加上國際政經變動衝擊,加劇買方觀望氣氛,甚至出現「股災受害者」——原本準備簽約的民眾,因股市劇烈下挫而臨陣踩剎車。整體氛圍尚未穩定下,各區表現也逐漸出現分歧,走出不同的發展路徑。
士林、北投兩樣情 產品差異擴大
士林與北投則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士林憑藉捷運優勢與親民小宅做為主打,建案如『蒔嶼』訴求低總價、低首付,一房格局,吸引年輕族群與小家庭關注。
北投區則以北士科商辦案與高總價住宅為主力,目標客層瞄準高資產族群。建案如『麟 璞真』、『遠雄泱玥』訴求品牌、景觀優勢,整體而言,兩區產品定位與目標客層差異明顯,也讓買氣走勢呈現不同溫度。
新莊、泰山大案壓陣
新莊潛力難以忽視。不只有百億級案量進場,推升市場熱度,推案多集中在捷運丹鳳站與鴻金寶商圈周邊,當中不乏上市建商參與,進一步提高區域關注度。加上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持續釋出新案,新莊可說是供需皆旺的熱區之一。
與之接壤的泰山,舊市區過去新案釋出相對稀少,但即將登場的『合嘉楓疆』,總案量高達四十億元,預料將成為區域新焦點。在新莊買氣外溢效應帶動下,泰山可望順勢受惠。
桃園區域表現分化 價格仍是主因
桃園市房市呈現區域性分化。桃園、青埔與大園,雖看屋人數有回升,但買方多抱持觀望心態,桃園市區與青埔、客貨園區推案持續,不過價格買賣雙方難以形成共識,回溫有限。
相較之下,平鎮的房市則展現明顯活力。當地自住需求強勁,低總價產品詢問熱度高,從市區到郊區如山仔頂皆有新案推出,顯示當地購屋族群對於生活機能與房價兼顧的區域接受度高。
總體而言,當前北台灣房市仍由首購與自住客主導,在總價合理、機能完善的區域,買氣較有機會轉化為實質成交。反觀高總價或定位模糊的個案,去化仍具挑戰。在多項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市場將持續呈現區域分化與產品分流的雙軌發展。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