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二○二二年房產大事 台灣房市迷航記

從俄烏戰爭爆發、全球通膨危機,
到國內疫情加劇、央行三度升息;
全球政治、經濟局勢瞬息萬變,
國內房市買氣也急轉直下,市場瀰漫觀望氣氛。
二○二二年可謂是震盪起伏的一年……

文/陳曼羚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揮別二○二一年的風生水起、漲勢凌厲,二○二二年的台灣房地產市場可說是波折不斷;從年初的俄烏戰事,引發國際通膨危機,全球開始進入升息循環,台灣央行跟進調升利率,繼之國內新冠疫情加劇,內需產業深受重創,景氣燈號連續綠燈,出口持續翻黑,股票市場頻頻破底,台灣經濟陷入衰退。
除了經濟面外,政治面同樣動盪。兩岸局勢在美中關係變化牽引下更趨緊張,去年底政府打房政策也在今年陸續發酵,即便同時提出擴大租金補貼、興建社宅等政策,但房價居高不下,加上升息增加貸款負擔,讓購屋族觀望心態轉濃,房市成交終究陷入困境。

接下來,《住展》就帶領讀者盤點回顧二○二二年台灣房市的重大事件。

《全球經濟》

俄烏戰爭、通膨加劇、全球升息

過去幾年全球性的量化寬鬆政策使得通貨膨脹攀升,今年二月爆發的俄烏戰爭則正式引爆全球通膨危機,國際能源及糧食價格因此飆升,加劇通膨壓力,多數國家轉而採行緊縮貨幣的升息政策來抑制通膨,造成市場上熱錢大幅縮減,全球經濟轉趨衰退。
戰爭、通膨及升息等利空衝擊,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台股也難置身事外,從年初的一萬八千點,最慘曾跌落到一萬兩千多點。從今年第三季北市豪宅交易創近三年來單季新低可見,在台股大跌、國內經濟前景不明的狀況下,高資產族群就不動產的投資規劃也轉趨保守。

全球進入升息循環,物價、房貸有感上漲。

《國內升息》

房屋貸款利率有感調升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台灣央行跟進美國聯準會調升利率,在今年三月、六月與九月三度宣布升息,累積升息幅度兩碼。面對利率調升,廣大房貸族首當其衝,首購族房貸利率調升到一‧八一%,一般房貸利率均突破二%。對於因通膨而造成生活成本提升、日常預算已被壓縮的民眾而言,購屋意願即大為減弱,改採觀望態度。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報告即指出,由於物價有感上漲,而整體薪資並未同步調整,民眾荷包縮水的切身之苦更為加重,因此消費者購買房產信心持續下跌,預期房價調降心理增強;這與建商因人力、物料、土地成本大漲下,寧願緩售而不降價的心態大相逕庭,買賣雙方就房價認知差距擴大的結果,便直接反映在房市交易上。
今年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自六月開始逐月下滑,十月總計一萬七千餘棟移轉數,月年均呈現走跌趨勢,創下近五年同期新低;十月土增稅年減超過四成,契稅跌逾三成,雙雙創下連七黑(月減)紀錄,不動產市場普遍瀰漫著保守氛圍。

《疫情再起》

看屋意願受影響

二○一九年開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隨著新變種病毒入侵,自今年四月中再度升溫,五月中本土確診人數迅速擴增至每日八、九萬例,雖然政府並未調升疫情警戒等級,但民眾自發性的減少外出活動、降低群聚機會,原本有意購屋的民眾也放緩腳步,延後看屋及購屋時程。據本刊調查,各建案賞屋人次均呈現雪崩式下跌,全台房屋交易量大受影響。
儘管台經院最新預測指出,隨著十月國境解封,民間內需消費可望顯著回升,然而在兩岸關係緊張、股匯市震盪、通膨升息壓力未解等不確定因素盤旋下,消費者購屋信心是否回溫,尚待時間觀察。

《穩定房市政策》

銀行緊縮銀根

為遏止房地產炒作歪風,央行繼去年十二月進行第四波打房措施,今年一月再度就建商購地貸款部分訂出規範,緊接著金管會在二月宣布調整銀行土建融風險權數,土地銀行在三月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土建融利率在央行升息與調高風險係數後漲勢兇猛,截至今年十一月中更已破三。
十月底樹林爆出預售屋爛尾樓爭議,大型行庫隨即再祭出土建融貸款管制令,以控管預售屋銷售與興建。金融機構此舉係為抑制建商囤地、以案養案,惟對建商而言,土地、營建及人力成本攀升,已造成龐大資金壓力,銀行緊縮銀根不啻讓經營更捉襟見肘。爛尾樓問題是否就此解決,部分業者不以為然,直言恐將建商逼入絕路,衍生更多預售屋糾紛。

三百億擴大租金補貼

通膨升息、房價上漲、租屋市場供需失衡等都刺激租金上揚,根據主計總處消費者物價指數房租類統計,今年九月房租指數續創歷史新高,對廣大租屋族的生計負擔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落實居住正義,協助租屋族減輕生活負擔,行政院在七月大手筆推出三百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除加碼補貼金額、降低申請門檻,並將規模從過去的十二萬戶提高到五十萬戶。
政府此舉雖然立意良善,但誤以為大撒幣便可改善租屋困境,不免過於天真樂觀。從補貼專案因成效不彰而延長申請時效,最後仍僅三一‧六萬餘戶完成申請,實際執行率勉強過半可知,租金補貼對租屋族的幫助僅杯水車薪。租賃市場長期不透明、不對等的黑市問題未解,租金補貼專案僅是華而不實、看得到卻吃不到的居住正義看板娘。

平均地權條例草案

面對高房價民怨,行政院於四月大張旗鼓地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內容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解約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以及建立檢舉獎金機制。
此號稱打炒房最嚴厲的草案一推出,立刻引來正反不同聲音,儘管行政院信誓旦旦力拼今年通過,執政黨立委也佔多數,然該案在立院仍因種種原因無法排審。
總統蔡英文在今年元旦文告中宣示將「強力遏制不法炒作及囤積」,言猶在耳,究竟下個會期是審或不審?《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真是房市萬靈丹?居住正義的大刀是否能斬斷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五月疫情升溫,人民自主減少外出,放緩賞屋、購屋時程。

《選舉住宅政策》

儘管對弭平高房價並無直接助益,但居住正義大旗狂舞下,廣建只租不售社宅一躍成為近年幾次選舉的熱門政見;二○一六年,蔡英文總統更喊出「八年二十萬戶社宅」的政見目標,其中十二萬戶由中央及地方政府興建,八萬戶為社宅包租代管。
但截至今年十月三十一日為止,全國「既有」的六千三百餘戶,加上「新完工」的近一萬七千戶,實際現可使用的社宅僅二萬三千餘戶,距十二萬戶的目標僅不到二成。倘再計入「興建中」及「已決標待開工」的數量共六萬四千餘戶,六年來達成率勉強過半。
每逢選舉,居住正義便成為政治人物搶攻青年選票的利器,今年北市三位候選人亦提出不少社宅相關政見;但面對增加社宅數量的問題,不是迴避略過、不願提出具體承諾,便是大開支票,卻未提出相關預算說明,就上任後若跳票是否不再競選連任一事,也都不肯正面回覆。
總之,今年地方諸侯戰,社宅問題受重視程度已大不如前,或因全國社宅已陸續興建,即便數量不足尚能飲鴆止渴,也因房價高懸不降、安居樂業已成夢想。面對候選人端出的社宅牛肉,究竟是盤油花細緻、肉鮮味美的A5和牛,抑或僅僅是碗味淡如水的牛肉清湯?民眾們聽多了選舉語言,心中各有一把尺。

二○二三年靜待事件發酵

展望二○二三年,台經院預估經濟成長率恐將不復三%水準,房市寒冬是否降臨?不動產市場如何否極泰來?上述事件的後續發展,都將左右接下來的變化,且讓我們儲備資糧、靜觀其變。

三百億擴大租金補貼,看得到拿不到。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