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展房屋網】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房地業者並沒有閒著,而是努力不斷求新求變。尤其在疫情期間,台灣更有本土業者推出全國第一台「防疫電梯」,讓人眼睛一亮。
「防疫電梯」的推手,正是我國老牌電梯大廠「永大機電」。永大機電這一家已經營運五十幾年的老公司,如何在疫情嚴峻時刻展現靈活、創新的研發思維,而「防疫電梯」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就讓永大機電總經理蔡尚育,帶著我們來一探究竟。
問:台灣第一台「防疫電梯」,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呢?
答:永大防疫電梯有「無接觸乘梯」與「多重消菌消毒」與兩大解決方案。其中,「無接觸乘梯」方案共有「非接觸式按鈕感應叫車」(叫車指電梯車廂)、「聲控叫車」、「手勢叫車」與「紅外線光幕」等四大功能。
「非接觸式按鈕感應叫車」只要手指距離按鈕約○點五公分,就能觸發按鈕。「聲控叫車」則不用動手,可以講用語音說出到達的樓層、或者開關門。「手勢叫車」是以手勢來召喚電梯上樓或下樓,簡單又有趣。「紅外線光幕」可以靈敏感應人員進出電梯,避免夾傷或碰撞人員,也能達到無接觸的防疫功效。
「多重消菌消毒」方案,則提供「電漿離子空氣清淨機」、或「奈米光觸媒空氣清淨機」,以及「紫外線殺菌燈」的設備;其中,紫外線殺菌燈會在電梯無人搭乘時自動開啟殺菌功能,進行紫外線消毒,一旦感到人員就會立即停止。
問:「防疫電梯」的各項功能模組,能不能客製化、由客戶自選,還是統一制式規格呢?另外,在售價與維護保養費用方面,比一般電梯貴多少?
答:防疫電梯各項功能都能依客戶需求選配,非常有彈性。如果客戶只需要無接觸乘梯方案,那肯定沒問題;如果客戶只要裝紫外線自動殺菌設備,當然也辦得到,這些功能都是可以客製化的。
像我們「非接觸式按鈕感應叫車」這個就賣得非常好,尤其在疫情期間,有的社區因為按鈕時常噴酒精噴到故障,更換這套系統後,使用者反應都非常好。
在售價方面,永大防疫電梯大約只比一般電梯貴一成左右。親民的價格是要讓大家都負擔得起,我們售價不會定得高不可攀,平價一樣可以享受防疫好生活。後續維修保養費用跟一般電梯差不了多少,頂多就是加裝的空氣清淨機或殺菌燈等耗材需要多費用,電梯本體部份維保費用不會比較貴。
問:永大推出全國第一台防疫電梯,設計的概念來自何方?
答:多年前SARS爆發時,曾有專家警告電梯是容易傳染的密閉空間。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陸專家鍾南山也提出同樣的警語。
同時,市場上有不少建案標榜「防疫宅」。我們就在想,防疫設備裝在個人家中,但社區住戶每天進進出出、最多人使用的電梯卻沒防疫功能。如果電梯不能消毒殺菌,那住戶把病毒帶回家中,防疫不就功虧一匱?
在這個思維之下,我們同仁開始集思廣益去研發設計防疫電梯。所幸,防疫電梯所需的各項功能都是現有的成熟技術,而永大所作的就是「系統整合」的概念;我們把各項防疫相關的功能,整合成為一套可行、可用,而且可靠的系統,再搭配永大布置在全台約六萬名領有證照的專業技師,滿足消費者對於「防疫宅」的要求。
問:除了防疫電梯外,永大還可以對電梯賦予什麼樣的新創功能?
答:我們正在研發把「物聯網」導入電梯管理系統,在連上網路之後,電梯使用時數、機械現況等相關資料,都會回傳到總公司,我們的專業技師更能全面掌握每一座電梯的狀況,更利於檢修。
不僅如此,如果人員受困在電梯當中而沒有隨身攜帶手機,只要按個鈕就能連至總公司網路,公司會同時派出技師並通報消防局,而且與受困人員保持聯繫並回報訊息。受困人員因為可以掌握所有救援資訊,就不會擔心害怕。當然,「電梯物聯網系統會涉及住戶穩私,必需要客戶同意才能安裝」。
問:永大電梯接下來有什麼經營目標呢?會擴大品牌經營嗎?
答:永大目前經營策略是「立足台灣,發展大陸,前進東協市場」。在大陸的部份,我們會加強品牌行銷;在東協市場,則先進軍布局越南,接著再逐一拓展到其他各國。
永大機電已經有五十五年歷史,我們特別重視員工權益,在疫情期間還為全體員工加薪五%。我們相信,為員工好,員工對公司有向心力,就會全力為公司打拚。接下來,永大將力拚回到「全球前十大電梯廠商」行列。雖然這一條路可能很辛苦,但我相信我們可以辦得到!
 |
永大機電總經理蔡尚育發豪語,將力拚成為全球前十大電梯廠。 |
央行再拋調控 喊話成份居多
【文/住展房屋網】今年以來房市不但免疫,甚至在史上最低利率及游資持續氾濫等因素烘托下,置產買盤大復活、房價再度攀高。這樣的發展,先是讓央行副總裁公開發表文章提點市場已過熱,現在又有一些立委跟進,跳出來關切此事,甚至要求相關部會必須盡快有所作為。
只是,部分立委突然又關心起(高)房價(現象),或說居住正義議題,主要還是明年開始,選舉相關議題將快速發酵;因此其實他們是為選票,為繼續在位,而不是真關心普羅大眾的居住需求或權益。就更別說不少民代具有建商或地產相關背景,或本身持有許多房地產,當然不可能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光是立委擺姿態,現在看來,被點名的部會,包含財政部及央行,也還在互踢皮球;財政部長呼籲(央行)再推信用管制,央行反過來說,稅改才更有效(能平抑房價)。更誇張的是,真正最相關的內政部,到現在還在裝傻。不過稍早央行副總裁已公開撰文提點,因此外界現在多認為,央行先出招的機率較高。
然而,一來央行總裁日前已公開表示目前非祭出調控(打房)時機,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更認為,央行稍早拋出的風向球,恐怕是心理戰術、宣示成份大於實質;也就是,央行只是在跟房市業者或投資客喊話:我已注意的最近房價漲有點多(兇),你們就收斂一點,(不然)…。
只是,從上一波資金行情的發展過程來看,信用管制的效果沒有想像中大;再者,這波湧入房市的資金,其實主要不是台商或海外回流,而仍是本地游資。甚至這波投資熱很大推手是低利率,但基於肺炎疫情持續影響總體經濟,央行不大可能在可見未來內調升利率。就更不用說行庫端長期以來,還是為了獲利而持續加碼承作不動產相關放款,早就到了『大到不能倒』的地步。
但央行有一點並沒有說錯,要促使房價(所得比)回歸供需法則或合理水準,主要還是得仰賴稅制變革及其他相關制度改良,這是各界(除房產界外)早已有的共識。在稅制上,無疑就是持有稅及如何稽核預售屋短期獲利並課徵資本利得稅,這部份自是財政單位職責。
其他相關制度,還有租屋市場健全化及廣辦社宅,讓暫時買不起房者先租屋,而不是被迫進入價格已過高的買賣市場。更重要的是實價登錄2.0改革-資訊全面透明化,特別是預售屋的買賣價格登錄;還在裝睡的內政部,當然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