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囤房稅2.0打炒房?「加稅派」專家轉念:自己做死的行為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台灣高房價造成民怨四起,政府也祭出一連串打炒房政策,行政院會21日通過俗稱「囤房稅2.0」的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非自住房屋改為全國總歸戶,稅率由現行1.5%~3.6%拉高為2%~4.8%。然而囤房稅2.0對於抑制房價能有多少成效,專家卻持悲觀看法。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個人臉書粉絲頁坦言,自己過去是個徹頭徹尾的「加稅派」,認為台灣房地產稅負太低,是造成高房價的元兇,而國外房地產課稅重,讓房價不會漲,民眾租房子就很快樂,沒多少人願意買房子,只有華人才如此愛炒房。
 
囤房稅2.0對於抑制房價能有多少成效,專家持悲觀看法。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房市看板。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不過在他深入認識國外房地產市場與政策後,卻驚覺這種說法「簡直是唬爛」,以房產稅最重的美國或是相對重稅的英國、加拿大來看,「近40年來的房價根本漲爛了」,鄰近台灣的韓國也已證明囤房稅無法打擊房價,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證明囤房稅有用,就連台北市等10個縣市已實施囤房稅多年,亦證明無法抑制房價,但官員與民眾仍把矛盾指向是因為「稅太輕、沒有全國總歸戶」。
 
何世昌舉例,假設雞蛋市價一顆6塊錢,政府對每顆雞蛋課徵5塊錢的囤蛋稅,蛋商會漲價、還是降價?進口汽車一輛200萬元,如果政府對每一輛汽車加課50萬元關稅,汽車市價會漲還是會跌?「同樣道理,倘若你認為加稅會讓商人轉嫁成本,那政府對建商課徵囤房稅,頻頻增加一般民眾的房地產持有稅、交易稅,房價會因此下跌嗎?」
 
何世昌無奈表示,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等學者過去就曾提出警示,「賦稅轉嫁間接推升市場價格」,然而政府、社會還是在試券上繼續寫上錯誤答案,「既然民眾那麼喜歡加稅,那就求仁得仁,加好、加滿。這種自己做死的行為,唯一的贏家是收到滿滿稅收的政府,業者、屋主、租客全是輸家。」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

買房站哪邊!你選哪一邊?
《桃園》藝文特區 VS 青埔特區

一邊是桃園老牌豪宅聚落——藝文特區,機能成熟、商家林立,文化設施齊備,生活便利度無可取代;

另一邊是新興國際門面——青埔特區,高鐵、捷運、購物中心全到位,未來話題十足,發展潛力爆棚。

對你來說,哪一個才是最「頂」的桃園生活圈?快投下你的一票!

藝文特區:機能成熟、文化底蘊深厚
青埔特區:交通國門、潛力無限

買房站哪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態度!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