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日前拋出文創政策,表示將打造松山文創園區、華山園區與中山北路地區成為北市的「三山文創區」,展現台北軟實力,並推動跨業結盟發展觀光,藉以創造產業績效。
酒廠史蹟活化利用的華山文創園區 圖片來源:外交部。 |
台北市目前除運作中的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外,性質類似的創產基地尚有文化部在南港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而原中山足球場也將規劃為結合資訊與文創的新創園區,在加上空總開發案也有複合性文創園地的討論,小小一個台北市,大型文創園區如繁星點點,若再算上小型的創意基地,簡直多如牛毛,莫非是要將文創產業發展成密集的便利商店?
對此,住展房屋網認為,建置文創園區提供產業舞台是好,但並非設置很多的文創園區,就代表重視文創產業,也不能只靠建設創產基地就認定產業競爭力會提升,若沒有系統性的培養產業,過多性質重疊的園區,不僅稀釋文創發展的動能,甚至可能淪為蚊子館,將納稅人民的血汗錢白白浪費。
因此,各園區間應有明確的功能定位,目前除南港流行音樂中心方向明確外,其餘皆為複合性園區,住展房屋網建議可從園區特色著手規劃定位,如華山園區可憑藉其歷史酒廠之背景,著重發展歷史議題的創意產業;松山園區可順應體育場館的籌建,導向運動潮牌基地;至於未來空總若當真有成為文創園區的可能,則可朝向精品設計規劃,各園區間各走各的路,才不會一窩蜂的興起,又一股腦兒的墜地。
再者,既然現今已規劃這麼多的文創園區,重複性太高的地區不妨轉換用途,台北市已有品質不錯的兩廳院,而鄰近的板橋又欲建設大台北新劇院,是否有其必要,值得商榷,況且大台北新劇院至今停擺,既然推動已胎死腹中,為何不將土地轉作他用,或許能創造更高的效益。
文創產業雖是台灣軟實力的象徵,但若沒有其他政策的配合,單靠設置一拖拉庫的園區,就期望產業有突破性的發展,為免太過天真,住展房屋網覺得,文創產業近年發展活力雖旺,成為年輕人的創業時尚,但公共建設不能一味追隨流行,應先評估產業需求與量能後,再針對問題端出政策,否則就會像林立全台的逾百蚊子館一樣,成為燃燒公帑的熊熊火坑。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 www.myhousi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