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人間有溫情 台灣義築的人道實踐

【文/住展雜誌】過去十多年來,台灣有一群志願者,像醫生下鄉義診一樣,前往偏鄉,協助設計、建造公共設施。這是台灣義築協會的故事……

「它在樹下,很大的樹下,那是一個很大的平台,孩子、老師可以躺在平台上,閱讀、討論、休息、上課,去做很多事情,我覺得那是很美的畫面」,花蓮練習曲書店老闆胡文偉如此形容台灣義築協會去年在花蓮新城國小完成的新作品「步環新城」,那是他、孩子們、國小老師和義築團隊的共同結晶。

人間有溫情 台灣義築的人道實踐
花蓮新城國小內,大樹下的「步環新城」,是孩子們上課、閱讀、休息、玩耍的基地。

師法義診 義務下鄉建設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在新城鄉經營非營利書店、陪伴弱勢孩童、推動地方創生的胡文偉,是在二〇一二年一場「夢想資助計畫」的頒獎典禮上認識現在的台灣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那時「台灣義築協會」還沒正式成立,但「義築」的概念早已被簡志明和他的夥伴,在南投、尼泊爾等地一一實行。

之後,非營利的台灣義築協會在二〇一三年秋天正式成立,他們以「建築者也可如同醫療者義診般,至偏鄉從事義築」為信念,召集人力、資源,在國內外完成大大小小的「人道建築」。從協會未成立、但第一項作品「雙龍部落傳統竹編教室」誕生的二〇〇九年開始算起,台灣義築協會截至去年的「步環新城」,總共已經完成了超過四十件具有公益性質的建築作品。

這些義築建築型態,從部落聚會所、小學書屋、工藝教室、多功能平台、運動場看台、遮陽棚架、到裝置藝術都有,更多的是未能定位其確切功能,但卻「在不同時間軸,都可以被最高度使用」的設施,簡志明形容這些作品為「複合式」的。

不過,談到「人道建築」,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印象,可能會是到海外資源較不足的區域興建住宅、教室、醫院、宿舍等功能明確的設施,但事實上,由於經費限制,並秉持花最少資源、讓最多人能夠共享成果的理念,台灣義築協會的作品多半是公共設施形式;且在團隊深入田野、虛心溝通、確認需求後,不少建築都屬於前面提到的,具「複合式」功能的作品。

虛心溝通 抓出設計線索

- 繼續閱讀,請向下滑 -

對於義築團隊而言,前期工作最重要的並不是從建築師出發的設計,而是進入社區進行的「傾聽與溝通」。簡志明回憶最初幾個作品的工作模式:「我們第一、二次還會帶著圖、帶著模型,去跟部落的居民說,這是我們的設計」,不過後來他們發現,這些並不一定符合當地需求,很多時候更得打掉重來。

之後他們改變工作模式:「變成一張白紙,沒有帶模型、也沒有帶圖,就直接過去」,簡志明笑稱,這在一般建築師事務所「一定會被揍」,「但是在部落中,這樣的操作方式反而是必要的。」義築團隊經由與社區、部落意見領袖、教育工作者,乃至於未來可能的使用者「聊天」,摸索出最適合方案。

「這是一個抓設計線索的過程」,簡志明說,在聊天的過程中會發現:「十次裡面大概有九次會和原先預想的不一樣。」例如部落教育工作者認為當地需要一個書屋,不過,當他們請孩子繪出想像中的空間時,「理論上會要有很多書吧?但是小朋友畫出來的,很多會放在半空中、有很多盪鞦韆、溜滑梯、電冰箱」,看似天馬行空,「但是所有好玩的設計都在這邊。」簡志明說。

放下包袱 地方需求優先

「我們會在溝通過程中不斷修正」,簡志明說,最後完成的,通常會是一個基於原先「參考答案」而延伸出的複合式空間。

設施的多功能性,對於資源不一定足夠的部落來說是重要的,它滿足了不同時間軸、不同對象的需求:原本在一般上課時間會是書屋的空間,下課時間可能會變成孩子們玩耍的樂園,到了周末,也可以被用來當作部落文化傳承、或是聚會討論的空間。

透過不斷溝通,將設計逐步修正至符合在地需求,義築的作法正呼應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許倍銜認為建築志工參與在地建築時,必須具備的心態:「應該擺脫建築設計專業至上的思維,改以地方整體發展作為優先考量。」

簡志明也如此定位義築團隊在部落參與中的角色:「其實在部落裡面生活的人,本身就有很豐富的設計想法、想像力,協會只是告訴他們怎樣可以把這些空間建得堅固、安全,讓它維持久一點。」此番說法像是謙虛,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人間有溫情 台灣義築的人道實踐
義築強調須以同理心做設計,在不斷溝通的過程中,將建物修正至符合在地需求。

就地取材 重視在地知識

在地人除了提供設計線索,在建築過程中,同樣也可以是參與的主體。除了加入建築團隊,在地人更提供了對建築工法、在地建材的建議。

在建築領域中,有所謂「風土建築」的說法。簡志明解釋,世界各地,依據不同的位置、環境、文化等,會發展出不同型態的建築:「許多限制看似是障礙,其實反而是提供了在地居民特有的材料和環境,去發揮在大自然中蓋房子的創意。」

長年居住在特殊環境,在地人早已具備不少「在地知識」,能提供義築團隊作為建築技術的養分,「部落裡面其實就有不少厲害的建築工匠」,簡志明說。

義築的第一個作品「雙龍部落傳統竹編教室」是一個竹構造建物,當時團隊在設計建物曲面時,原先是打算將部落裡的竹子切成許多截,再透過五金將之接合成曲面;但是部落裡有竹構造經驗的師傅卻認為,竹子本身就具備韌性,可以彎曲成拱形,「何必多繞一個彎?」最後,他們採用在地匠師的建議,成功完成兩面弧形的竹製牆,作為構造主體。

除了在地知識的挪用,義築團隊也強調在地建材的使用,但並非林地裡所有的木頭、竹子都可以直接拿來用,中間還需要經過辨識及加工。「例如怎樣的竹子結構強度會比較高?不同種類、粗細的木頭應該用在哪裡?還有之後要怎麼加工?」這些都需要經過部落在地匠師傳授經驗。

簡志明表示,義築強調就地取「材」,其實同時也是就地取「才」,除了部落在地組織、匠師的參與,義築團隊也有不少東部的案子,是與當地的公東高工師生合作。

長期訓練木工國手的公東高工目前已經有不少學生參與過義築,簡志明提到,有些案子還就在學生的部落裡。公東高工家具木工科主任羅正明認為:「參與這些行動,奉獻精力給地區,收到的回饋,對學生來說是很大激勵。」

人間有溫情 台灣義築的人道實踐
長期訓練木工國手的公東高工,近年也有不少學生投身義築行列。

開放參與 傳遞義築經驗

目前已經有不少大專院校、技職學校參與過義築,透過在校內開設人道建築相關課程,義築正在傳遞台灣人道建築經驗:「想要執行類似計畫的年輕人,可以學到如何與當地對話、找尋設計的線索;在實作上,也可以學會怎麼解決工地現場的問題、用簡單的構造方式搭建起想要的空間;最重要的是,怎麼找到一群對的人。」

關於找到「對的人」,台灣義築協會的作法似乎很強調開源、共享,在義築於資源共享網站GitHub中開設的「合作建造資源探索」頁面中,就表明歡迎社會上有公共利益建設需求的團隊,來申請運用協會資源,例如招募人力、借用工具,以及諮詢建造、設計專業人士等。「我們希望透過開放,讓大家可以快速找到合作夥伴、工具,然後一起透過建築,改善環境。」簡志明表示。

「對的人」同時包含贊助者,目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正與台灣義築協會合作推廣「國產材」,簡志明提到,目前日本及歐洲的木材自給率都達到三十%,但台灣的自給率只有一%左右,「過去大家都覺得砍木頭是罪惡,連帶使人工林、經濟林也大受影響,台灣林業產業鏈幾乎斷掉。」在與林務局合作後,長期推廣在地建材的義築協會,近年也有不少新案,都採用林務局認可的國產木材。

人間有溫情 台灣義築的人道實踐
義築近年作品多採用林務局認可的國產材,「卑南國小少棒木構牛棚」就使用了台灣柳杉。

人道建築 能與業界對話

人道建築能與房地產對話嗎?簡志明認為,房地產和人道建築看似背道而馳,「但人道建築的能量和理念要被驅動,應該是要大家一起進來做這件事情。」除了與政府部門合作,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設公司、開發商、建築師事務所開始和義築合作,例如支持偏鄉某個專案,或是邀請義築團隊協辦建築體驗課程等,「人道工作和市場的合作,可以讓社會公益更圓滿、強大。」簡志明說。

義築是什麼?它似乎已經不只是一個協會、團隊的名稱,還是一個開放的理念。它的核心價值,能夠促使每個願意投入公益建築的人形成一股群眾力量,一起用同理心做設計、用善待土地的方式塑造環境,並且以無所求的態度實踐人道關懷。

相關文章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