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加上重考率攀升,全台大學缺額超過六千個。當學生租屋需求大不如前,租屋市場出現哪些改變?
文/成采錡 攝影/羅劍明
「現在大家都一片愁雲慘霧啊。」王伯伯在文化大學周邊出租房屋超過20年,今年是他第一次在新學期開學後,手上還有空房。
這並不尋常,因為王伯伯的房屋,就位在文化大學周邊、格致路上機能最好的一段,下樓就是便利商店、速食餐廳,加上房間空間規劃合理、採光和通風條件佳,四、五年前,租客普遍從大一住到大四畢業,流動率相當低,新生要跟他租房,甚至得先認識即將畢業退租的學長姊,才有機會。
不過最近幾年,情況已完全不同,隨著新生數量持續減少,王伯伯認為,文化大學周邊的租屋市場,已經供過於求,「我想明年租金是一定要降的,但是降租金能不能解決問題?我不知道……」
大學缺額逾六千 近五年次高
根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大學分發入學放榜後,仍有29所大學沒招滿,缺額達6464個,為近五年次高,之中中國文化大學缺額1342個,為全台最多,其次為長榮大學605個,其他如大葉大學、義守大學、實踐大學、真理大學,缺額也都超過500個。
陽明山上租客難尋,部分屋主選擇出售房屋,但開價普遍不低。
新生人數減少,在校外租屋的學生數量同步下滑。攤開教育部統計處資料,今年缺額較多的文化、長榮、大葉、實踐、真理等五所大學,2022學年度在校外租屋的學生數量,都較2018學年度減少,文化大學在外租屋的學生人數,更已從7540人降至5161人,大減2379人,減幅超過三成。
「今年租屋市場更慘,大家大概都在度小月。」王伯伯提到,文化大學周邊租屋市場最好的時候,從山仔后到菁山路一帶,都有學生入住,很少有空房,想不到環境變化太快,先有少子化海嘯衝擊學校招生,後有新冠疫情讓線上教學更普遍,使陽明山租屋市場的需求量,一年不如一年。
開拓住宿資源 減輕學生壓力
事實上,文化大學周邊的租屋市場,多年來存在租金行情偏高等問題,如山仔后地區的隔間套房,月租金可達1.2萬元,換算一學年租金將來到六位數,對一般學生來說,負擔並不小,因此相對於校外房屋找不到租客,近來每年仍有五千位左右的學生,申請入住租金親民的學校宿舍。
為提供學生更多宜居且租金合理的住宿環境,校方將目光放到距離學校約20分鐘車程的新北投地區。
中國文化大學公共事務室主任郭文平說明,除更新校內宿舍設施、定期訪視學生校外租屋處,校方也積極開發校外住宿資源,如去年和北投熱海溫泉大飯店合作,讓學生能以低於行情的優惠價格入住,同步推出校園專車等配套措施,縮短學生上下山的通勤時間,獲得熱烈回響。
郭文平透露,由於該方案實施一年來成效良好,學生住房率相當高,校方正評估其他合適的合作方,爭取提供學生更多元的住宿選擇。
台積電設廠 楠梓房租喊漲
不同於文化、長榮、大葉等五所大學,近年校外租屋學生數量出現下滑,義守大學的校外租屋學生人數,不減反增。
義守大學表示,渡假村風格的學校宿舍鄰近大型購物中心,約可提供6800個床位,房型包含雙人房、三人房、四人房等,但因多數學生希望擁有私人生活空間,在教育部及內政部相繼推出青年租屋補助方案影響下,學生在校外租屋的意願提升。
可當搬出學校,等著義守學生的,是隨台積電設廠話題上漲的租金行情。
台灣房屋高鐵重愛加盟店店東陳揚智表示,義守大學位置較偏遠,不少學生會選擇到大社、楠梓等地區租房,機能相對完善,打工機會也比較多。除了學生之外,也有不少在附近仁大工業區、楠梓加工區的工作民眾,會選在大社、楠梓等區租屋,帶動當地租屋市場需求。
陳揚智分享,目前大社、楠梓一帶的套房月租金行情大概五、六千元,為節省住房支出,有不少租客會選擇合租大樓單位,另有部分外籍學生,因為預算或宗教因素需要自炊,更傾向與同學合租有廚房空間的大樓家庭式房型。
但陳揚智指出,這幾年區域房價、租金因為台積電設廠話題明顯上揚,如以前大樓三房型租金大概1.1萬至1.2萬元,最近租金已漲到至少1.5萬至1.6萬元;儘管今年來台積電設廠引起的房價漲勢慢慢在「消風」,但在建廠消息持續傳出下,市場的信心面仍足夠,短期內房價、租金要跌不太容易。
文化大學周邊套房招租,強調可申請政府租金補助。
空租期拉長 房東三招應對
有別於高雄大社、楠梓一帶,租客包含義守大學學生及鄰近工業區就業人口,在台北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周邊,學生租客佔大宗,且為方便管理,有不少租屋訴求為「純學生套房」,婉拒社會人士承租。
當少子女化海嘯來襲,大學新生數量減少,這類物件更容易面臨空租期拉長等問題。對此,房東相繼出招自救,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調降租金、出售房屋,以及拓展客源。
首先是調降租金,根據陽明山在地房東透露,距離文化大學較遠的格致國中到陽明山國小一帶,已有租屋調降租金,記者實地走訪也發現,有套房招租廣告,把「可申請政府租金補助」視為訴求之一。
態度較消極的房東,則會選擇將房屋出售,不過其他房東指出,因為房屋持有成本不高,大家多少抱有待價而沽的心態,房屋開價不低。可不同於以前還找得到投資客接手,在國內外政經局勢不明下,目前要脫手房屋不太容易。
最後一種是拓展客源,即房屋不再只租給學生。王伯伯便認為,陽明山的環境相當適合養老,未來不排除將房屋租給銀髮族夫妻,或是租給在美軍宿舍群餐廳工作的社會人士,避免房屋長時間空租。
郊區大學興衰 牽動租屋市場
觀察文化大學周邊租屋市場現況可知,以大學為發展核心的郊區,租客以學生族群占多數,使學校的興盛衰敗,與當地租屋需求存在高度關聯性。因此,當學校試圖以良好的住宿環境刺激招生,周邊房東也可以自主優化租屋的性價比,如提升租屋環境品質或調降房租、協助房客申請租金補貼等,結合教育部私立大學學費補助等政策,以更親民的生活成本,吸引新生。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房市投資客退場? 二大現象顯示 他們轉移陣地而已
快速目錄
文/施絢傑
不少人會認為隨著選舉熱度提高,房市端勢必出現觀望氛圍。不過實際觀察,目前僅建商端變得相對低調,擔心選舉干擾是其一,但更多其實是期待選後政策面轉趨友善,價格還有機會賣得更好。換言之,建商端可以算是抱持某種惜售心態。
至於代銷,還是得先成交才行,因此案子接了,還是馬照跑、舞照跳,只是行銷預算縮減,這也反映在近期建案廣告曝光量減及少設銷售中心上。
買家不觀望 平價買氣穩
當然外界更關注的,是買方端;畢竟以往選前,房市買方心態通常也轉為觀望。不過來到今年,不光剛性需求,投資目的者也沒有縮手。
目前主流看法是,靠新青年安心成家專案強力助攻,才使剛性買盤持續暢旺;從實際市況來看,也可佐證此一觀點,因為相對低價產品、區段,還維持相當水準買氣。反過來說,目前台北市雖是20坪上下低總小宅當道,但加上車位,總價幾乎都是2千萬以上。低總價只是相對而言,對一般雙薪家庭,無論首購或首換,依然是買不起、揹不起。
北市這種2千萬起跳的所謂低總價設定,過往是鎖定投資置產者。不過一般認為,今年以來國內外政經局勢不安,加上官方打炒房堅決,使得置產客傾向觀望縮手,經住展雜誌觀察歸納,投資者並沒有縮手或暫退,只是轉移陣地。
首先,包含新北市、北桃園,甚至新竹二線行政區,買氣還是穩定,很大理由就是投資客持續出手。當然不能否認,有一定比例的剛性需求撐場,但從某些個案實際銷售反應及去化速度研判,還是能看出,當中不少是投資客的手筆。
宜蘭非都計區 民宿投資再起
另一個投資客沒有退場的證據,出現在宜蘭縣。過往,宜蘭房市除少數區段如礁溪市區之外,多數地區一直以剛性、在地需求為主要支撐能量。不過住展雜誌發現,近半年來,宜蘭縣出現郊區(非都計區)買氣明顯優於市區(都計區)的「異常」現象,且郊區外來客開始增加。
這就要談到宜蘭在地客的購屋習慣,在地客是只要負擔得起,會以發展較成熟的人口集中區為購屋首選。雖說近年宜蘭房價在兩大都會宜蘭市及羅東鎮帶頭領漲下,當地自用消費者確實開始移動到外圍平價區,但整體而言,外圍區域建案銷售速度仍不快。
所以經觀察近期這波非都計區建案的銷售速度,可推估有不少成交量屬於投資客的「傑作」。當地部分業者也坦言,近期這波買氣靠的是台北投資客,且多以經營民宿為購置名義,有些業者甚至順水推舟,先申請好相關證照,以吸引客戶出手。
投資客未退 惟策略調整
總之,房市投資客並沒有真的被一連串打炒房政策逼退,也沒被兩岸局勢嚇到,還是繼續在市場游走,尋找合適的購置標的,畢竟對他們來說,不動產還是一大避險抗通膨的工具。
因應各式打炒房措施,他們的策略也有所調整,一是面對雙北一線區價格高漲,相繼轉移陣地、往相對低價區移動,二是操作上盡量避免短線進出,改以中長期商旅經營或租賃為替代方案。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